全国个人职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注水简历重灾区 招聘单位需谨慎
作者:liyongsen2 来源: 日期:2012/2/21 9:20:59 人气:
 

 前不久,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打工皇帝”唐骏深陷“学历造假门”,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针对近年来某些单位的用人观、招工单位挑剔的眼光、社会上的种种虚假现象,英才网联推出“您如何看待简历‘注水’?”调查。调查显示,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经验造假的占31%,成为简历“注水”重灾区。

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经验是简历“注水”重灾区

    简历造假方式五花八门,哪一项内容是“注水”重灾区?调查显示,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经验造假的占31%,其次是学历/培训经历/所获证书,占26%,然后是以往工作岗位/职责 、以往薪酬待遇、离职原因及工作年限,分别占19%、10%、10%和4%.

    就业指导专家指出,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经验高居“注水”榜首并非意外。用人单位的要求与求职大学生的客观实际不符,为大学生在简历上作假提供了“客观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通常强调毕业生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一些在这方面欠缺的同学为了增加自己被录用的机会,打起简历的主意。

46%的调查参与者表示可以理解简历“注水”

    职场人如何看待简历“注水”?调查显示,46%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可以理解,工作竞争实在激烈。43%的参与者则持相反意见,他们对“注水”行为表示了强烈反感,认为这种行为对其他求职者不公平。

    就业指导专家指出,看着自己十几年寒窗苦读,有的人却轻易用造假换来了,并且在求职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面试机会及选择,让不少求职者心里的天平失衡,进而有意“美化”自己的简历,并将这种行为心安理得地归罪于社会环境的复杂。这种“注水”是非常有害的,是社会大背景在求职上的一种反映。专家提醒求职者,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才能支撑个人的成长。况且一旦注水行为被用人单位识破将会得不偿失。

七成参与者认为简历"注水"是为了争取面试机会

    简历“注水”就像传染病,在小部分求职者中“传染”开来。但对于“注水”的目的,说法各不相同。调查显示,近七成参与者表示“注水”是为了吸引HR眼球,争取面试机会。41%的参与者认为简历“注水”是想提高薪酬谈判标准,索要更高的酬劳。另外,选择“通过‘注水’达到晋升”和“满足虚荣心”的参与者各占28%.

    就业指导专家分析,面对就业竞争越发激烈,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于文凭的要求和重视度越来越高,“文凭热”蔓延职场,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一味地将员工的文凭与其职称、工资、晋升等直接挂钩,甚至将文凭作为“硬指标”,使一部分人在追求文凭时走捷径。不论是在哪方面“注水”,无非都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怪。专家提醒,职场成功勤为径,莫贪捷径悔终生。

超七成求职者表示愿意诚信求职

    对于社会上流行的“简历不造假,十足一大傻”说法,大部分参与者并不表示认同。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参与者还是愿意诚信求职,凭个人实力获得就业机会。不过,也有19%的参与者表示求职是个技术活,适当“包装”简历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有10%的参与者表示虽然想过给简历“注水”,但没胆量尝试。

    就业指导专家分析,造假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这样的招聘环境下,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迫切需要诚信的回归。社会和用人单位应该营造一种求职氛围,让更多的求职者意识到,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时虽然重视学历、技能证书及工作经验等,但更重视员工的诚信。这样才能让诚信求职成为一种常态,而不是一个口号。

   背景调查广度深度均有待提高

    员工是企业的支柱,如何挑选和管理员工成了许多用人单位的难题。面对纷繁复杂的职场,仅仅凭应聘者的个人简历、学历和简短的面试很难判断一个人。一部分用人单位开始青睐背景调查。调查显示,20%的参与者明确表示求职过程中曾接受过背景调查,56%的参与者则表示没有接受过,另有24%的参与者不清楚是否接受过背景调查。

    就业指导专家介绍,背景调查是指用人单位通过第三者对应聘者提供的入职条件和胜任能力等相关信息进行核实验证的方法。调查显示,77%参与者认为背景调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但也不是万能药。专家提醒,对于重要的职位,HR们除了采取正式渠道询问前一家公司的直属上司和人力资源部门,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以及圈子里的人脉资源去“打听”。

    最后就业指导专家指出,诚信求职需要社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取巧”心理是部分求职者“铤而走险”的原因,当“注水”风险远远高于所获利益时,求职者必将选择诚信求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该“英雄不问出处”,不拘一格方能招到真正的人才。

 

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声明

    “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www.11-22.cn / www11-22.org)做为国家级最具权威的”个人诚信”服务平台,是由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主管单位:国家发改委)、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信用体系建设平台,是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由国家发改委主导、39个部委参与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有力补充。

    为维护互联网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本平台不接受任何未经允许的非法检测,对于任何未经允许的非法检测和影响本平台正常运作的行为,我们都将依照《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由公安等机关严肃处理。

    特此声明!

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二零一九年

  

声   明 

    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及其所属的“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是经国家管理机构批准,由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中国社科院信用工作委员会、中国管理科学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共同运行的“个人诚信”服务平台。唯一网站名称为“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官方网址为:www.11-22.cn /www.11-22.org,官方中文网址为:www.个人诚信.中国,唯一服务电话为4006911229 

   为更好的推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平台的运行属于半公益性质,除一些增值服务外,档案查询等服务基本可以实现免费查询。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未经“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运行单位书面授权许可,均不得以“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的名义对外开展“个人诚信”“职场诚信”等方面的相关业务。 

    特此声明! 

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 

2014年11月1日 

网址:www.11-22.cn 或 www.11-22.org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18612761122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15049304号-2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 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运营单位)

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