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借伞 考察学生诚信 |
|
|
|
这两天雨下个不停,西南大学大二学生颜诚却满校园地寻找雨伞。“找了一个多星期,还是没结果。”他告诉记者,从4月25日起,他所在的学生社团“爱心基金互助社”在校园内投放了200把雨伞,供师生免费借用。但一个月不到,有185把雨伞按时归还,有12把雨伞没了踪影,还有3把雨伞的“临时主人”答应要归还。 “这样的雨伞投放点全校有10个,共200把伞。”颜诚说,这是他和同学们策划的爱心活动,免费为全校师生提供雨伞。从投放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15把借出不还,其中12把伞完全不知去向,还有3把登记了借伞人,但超过5天时间仍未归还。 为了找到这些伞,颜诚挨着给那3位登记了的同学发信息,“有同学说很久才到借伞的地方上一次课,懒得专程跑一趟,到时候再把伞带过来。”星期天下午,颜诚又在学校的青春缙云网和樟树林论坛发了寻伞帖,希望那12把伞能尽快回来,“不知道谁借了,完全没法找。” 颜诚说,这些雨伞共价值2800元,伞架花了2400元,是由他所在的社团找商家出资赞助的,投放至西南大学南、北图书馆,地理科学学院、公共教学楼8教、10教等十处人流量较大、位置较为显眼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爱心雨伞主要是为了方便师生出行,同时也考察在校大学生的诚信。伞架处有雨伞借用详细表,同学如需借伞,要实名登记学号、班级、借伞日期及雨伞编号。那伞怎么还是丢了呢? “主要还是依靠同学们自觉遵守规定。”爱心基金互助社社长张小林解释称,这些雨伞平时都锁在伞架里,无人看管,下雨天会由社团学生来开锁,任人取用。现在伞丢了,社团学生们要自掏腰包赔偿。“按照协议,一把雨伞16元,我们学生承担60%的赔偿。” 学生观点 A没有监管的诚信难维持 颜诚说,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爱心基金互助社正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征集志愿者,加大值班人手照看雨伞。对于爱心伞丢失的问题,其他学生却有不同的态度。 “实名登记太麻烦了,我一般都不会主动登记,但会记得还伞。”11级师范2班学生李铭宇说,没有登记就无法监管,这也导致雨伞有去无回的结果。10级学生卢涛也认为,爱心伞的取用,主要靠学生自觉遵守,因缺乏相关监管,这样的诚信较难维持。 B爱心伞不还 信任很受伤 “倒不是一把伞,是借伞不还的行为伤了我的信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告诉记者,无论何种理由,借伞不还者的诚信度都得打个问号。 还有学生建议用身份证登记借伞,针对有借无还者,应设立相关处罚措施。 专家声音:不为诚信失信心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团委书记何潇称,当初举办爱心雨伞的活动,除方便学生外,更想借此考察学生的诚信度。“如今的情况表明多数大学生讲诚信,但有小部分还是有待提高。”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副教授冷述美认为,学生社团为师生出行提供方便,是值得鼓励的,但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按统一的要求行事。他建议活动应持续下去,才会逐渐对学生起到诚信教育。“问题总会有的,但不能因此丧失做好事的信心,不能为爱心套上枷锁。” 本文的著作权未特别声明,均归原作者所有,请勿随意转载,若本文章侵犯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若需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请浏览相关栏目或联系我(http://www.11-22.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