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当前中国诚信问题诚信档案不可缺! |
|
|
|
诚信是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存在的,与制度因素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密切相关。随着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诚信出了问题,有些方面甚至极其糟糕。按照行为的主体,诚信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主权信用、一般企业信用和自然人信用,或者说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个人诚信。在这个信任结构中,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个人诚信三个层次均存在较大问题。
诚信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根基之一,诚信缺失加大了社会运转成本,严重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造成国家形象的缺损和公信力的下降。甚至造成道德的缺失和沦丧,搅乱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损害良好人际关系的维系和扩展,严重污染社会环境,进而迫使一些诚实守信者改变初衷、失贞、丢节,乃至同流合污,等等。 当前形势严峻的诚信危机起源是什么?主要原因在于政务诚信出了大问题。政务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的风向标。政府既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由此决定了政务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政府和公共部门不讲诚信,企业诚信就难以做到,个人诚信就更无从谈起。 商业和个人诚信出现问题与政府言行有密切的关系。首先,商业领域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制假售假层出不穷,这一类被全社会所强烈关注的问题,既反映了我国工商企业生意良心的严重缺失,又与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密切相关。面对吃穿住用基本生活的假、劣威胁,人民有理由发问,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心哪里去了? 其次,大量普通人道德自律弱化、信仰缺失。这与“五四运动”以来尤其是建国后历次“运动”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信誉结构的破坏有很大关系。我们的社会亟需重构人际间的诚信信念和守信用的准则。
因此解决当前中国诚信问题要从三个方面着力:加强政治建设,包括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重建道德和信仰;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解决诚信问题应“上下互动”、“软硬兼施”。所谓“上下互动”是指政府诚信建设的“上”与重建公民的道德规范和信仰的“下”相互配合,“软硬兼施”是同时用社会道德规范、信仰以及其他行为规则等“软”的约束(自律)和法律、制度等“硬”的约束(他律)使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限定在“诚信”的范围内。政府既是诚信行为的践行者同时也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定者,只有通过政治建设解决了权力的监督和制衡问题,使公众和舆论能够有效监督政府,使政府在法律、制度和规则的范围内行使权力,政府成为讲诚信、守诚信的主体,此时它制定的制度和规则才能够真正地为企业和个人所接受和遵守,诚信的大环境才能明显改观。诚信是一个完整系统,主体的互动、自律和他律的结合,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