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对“好人有好报”的经济学思考 |
|
|
|
常州是道德讲堂的发祥地,道德讲堂活动开始比较早,也开始逐步显示出社会效益。位于常州市繁华地带美食街“双桂坊”,借助道德讲堂开展“以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活动,生意越做越火红,就是明显的例子。 由于目前道德讲堂还缺乏完整的“论述”,所以“好人有好报”成了道德讲堂劝善的“主旋律”。但“好人有好报”是一个经验型判断,有些人相信,也有些人不太相信。而双桂坊的实践却表明,“好人”的确会有“好报”。 在双桂坊,一则关于良心秤的故事,在道德讲堂上被反复讲述:明末清初,双桂坊的一家米店打制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让顾客每斤多得半两利,看上去米店似乎吃亏,但来米店买米的顾客却大大增加,米店的生意从此兴隆发达。 双桂坊里主要经营油炸食品的“外婆桥”小吃店店主庄小平,最先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他向顾客承诺“每天为您换新油”,并专门制作了招牌,邀请顾客监督。结果同传说中的故事一样,虽然每天换油一个月大约要多用六七百块钱 ,但庄小平的生意却越来越好。 在双桂坊,从古到今,“好人有好报”都得到了验证。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撇去其中神秘主义的因素,我们完全可以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论证为什么“好人”会有“好报”。但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引入交易成本这一概念。 什么是交易成本?是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包括传播信息、广告、与市场有关的运输以及谈判、协商、签约、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活动所花费的成本。交易成本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提出的。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打个比方吧。一位顾客来到了双桂坊,为了寻找对他来说最安全、最可口、最合算的食品,他必须要耗费一定时间、精力和体力,这种耗费,就构成了他享受美食的“交易成本”。而无论古时的那家米店也好,今天的“外婆桥”小吃店也好,他们的让利行为被广泛承认之后,使这位顾客至少无须为安全、合算而费心,他的这部分的“交易成本”就等于被节约了,而在同样价格下,由于他付出的成本比较低,这就等于他获得一笔溢价收益,他当然就乐意来这样的米店、小吃店里消费。由于消费的人流增加,商家的销售额就增加,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利润总额也由此增加--“好人”就这样获得了“好报”。 也许有人会说,商家的道德行为容易获得好报,那么非商家的“好人”也能获得“好报”吗?回答同样是肯定的。 在日常生活中,所谓“好报”通常是指你在从事各种活动时,能够及时得到其他人的合作,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得到其他人的帮助。把交易成本理论运用于社会关系中,就是指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无疑,“好人”意味着别人在和你交往时,往往会有额外收益,同时“好人”的名声也降低了其他人寻找、甄别合作对象时的交易成本。这样一来,“好人”获得合作的机会比一般人要大大增加--当然,这通常意味着“有好报”。 在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好人有好报”的必然性之后,我们还必须指出一点:“好人有好报”是在一般情况下存在的,并不排除在某些极端的时空中或某些极端的人物面前,好人不能获得好报。但在其他条件都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好人获得好报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其他人。 此外,我们还必须强调一点:“好人有好报”只是一种朴素的劝人行善的“论述”,在达到基本目的之后就必须及时升华。因为从根本上说,人们不应该为获得“好报”而做“好人”,做好人应该源于内心深处的坚定信仰,即便不能获得好报也要做好人。如果做好人的出发点是为了获得“好报”,那就有可能导致虚伪,因为此时道德行为就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也就不再是道德行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