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人得到好报才能让更多感动成为行动 |
|
|
|
最近,新闻多次报道好心人做好事不得好报,反遭诬陷的新闻。近日,新闻报道王女士扶起摔倒的老人,垫付200元医药费,王女士没听到感谢,反被要求赔偿4万元医疗费,她坚称自己是助人为乐,但老人却咬定她是肇事者:“不是你撞的,你能帮着送医院吗?”这种做好事的“尴尬”场面,让旁观者看了都心寒。 文明高度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物质横流,似乎挤压了道德的存在。继一次次扶跌倒老人事件之后,“好人没好报”的观念四起。人们被迫冷漠,被畸形的价值观冲击,行为上与语言上的自私似乎才是“处世之道”,热心肠帮人的却被笑称“傻瓜”。夸谁是“好人”,变成了最黑色的幽默。 诚信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孔子说:“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显然在儒家的世界观里,诚信已经远远超越个人德行,而上升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基本准则,它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个人的生命。只有在诚信的作为社会基本准则,并为大多数人遵循时,这样的社会才是稳定的社会、合理的社会、正义的社会。反之,诚信失守,利欲横行,会助长社会“负能量”的增加,抑制社会“正能量”的传播,甚至会扼杀社会“正能量源”。当做坏事成了普遍的生存法则,做好事就降低为一种“自杀”行为,这样的社会会多么可怕! 古语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善”相对于“恶”总有其脆弱性。个人的善行就像初出小芽的稚嫩幼苗,需要悉心呵护,才能长成参天大木;社会的善行就像才露光亮的星星之火,需要正确引导,才能成为燎原之势。善本身就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希望,对善的呵护本身就是社会上最大的善。用善行鼓励善行,用善行滋养善行,大善小善相互灌注,前善后善相互诱导,社会才能摆脱邪恶力量的侵袭,朝着正义的道路直奔。 仔细想来,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社会从来不缺爱心,缺的是对爱心的正面反馈:好人要有好报。但我们听到太多爱心的负反馈:好人没好报,见义勇为反被诬陷,捐献善款却被贪污私吞。这些负反馈深深地打击了人们的善心,导致人们日渐冷漠,对社会道德环境逐渐失去信心,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将沦陷。 现代社会诚信淡薄、良心缺位确实让做好事者很“尴尬”,热心做好事者遭到诬陷,冷漠无情者却被人推崇,这样只会让社会更加走向诚信淡薄、良心缺位的状态。社会应该弘扬良性道德,遏制恶性竞争,惩恶扬善,激浊扬清,应该完善制度,用法律、制度维护善人善举,不应该再让做好事者再“尴尬”。 其实,给予善心正反馈并不难,生活中一个赞许的目光、微博上一句简单的鼓励、社会对身边好人与道德模范的礼遇与切实的帮助……当这些正反馈越聚越多,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一个值得信赖的道德环境也就指日可待了。 当越来越多的好人现象涌现,好人事迹被一次次传颂,被感动的同时,将感动化成对好人的点滴回报,化成从自身做起帮助更多人的实际行动,这也是对好人最真切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