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借条因错字成废纸,嘲讽了谁的廉价人品 |
|
|
|
因开店急需用钱,张某某向好友李某宾借款2万元,出具了借条一张,“今借到李某兵现金2万元,借款人张某某,2010年5月8日”。后李某宾向张某某索要上述借款,张某某拖欠不还,无奈之下李某宾将张某某告上法庭,但法庭告之,借条上一字之错已无法认定原告,李某宾只好撤诉。(2013年10月11日 宁夏新闻网) 估计看了此新闻后,每位读者都能想起许多类似的无诚信事件,笔者相识一位女孩,与闺密好友一起外出打工好几年,后来闺密好友因为要开店向她借款5万元,因为多年闺密好友也没有打欠条,但几年里当她再要钱时,从小一起长大的“闺密”已经不承认向她借过钱了! 不知从何时起,坊间开始流行一种说法:“过去借钱的是孙子,债主是大爷,而现在欠钱的是大爷,债主如孙子。”当然,也有人不信这套,当“一不留神”借钱给亲戚和好友再难以讨回时,终于深知了此言非假。如果说借钱再难以讨回忧伤了善心,那么借钱不还的人同样出卖了灵魂、贬值了人品,虽然他可能暂时捡了便宜,但终究良心将长久受到遣责,个人圈子也必将越来越窄。笔者一位好友好心借钱2000元给一位残疾朋友创业,虽然打了欠条,但从此以无钱为由再没有偿还。我后来安慰朋友:好心终将有好报,2000元看清了一个人心一点不贵,许多人花了几千万和一生时间不是也没能看清吗? 如果说个人借钱不还败坏了社会人情与风气,那么更有众多骗贷不还的人危害着社会诚信和银行体系,他们往往以“钱反正是国家的,不骗白不骗”为由托关系、找后门、送回扣骗贷,然后投资、挥霍后来个财产转移,当银行追款时就是四处躲藏,或是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态度。 “礼、义、仁、智、信”被古人称为五德,“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可见诚信是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社会质量的重要因素。诚信,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在人与人之间,“诚信”二字超然于各种物质利益。《论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0年,湖北黄坡孙东林在哥哥腊月二十七发生车祸全家五口遇难后接力送薪,赶在腊月三十前兑现哥哥生前诺言为民工支付了工资,“信义兄弟”的故事感动了全国,并搬上了话剧舞台。此外,扬州“信义姐夫”帮去世的妻弟退卡,安徽霍邱信义兄妹靠捡破烂、养猪三年偿还大哥生前110万贷款,他们都用行动接力兑现了信义,并感动了中国。今年7月14日,南京一位名叫高强的单身父亲,兑现诺言偿还两年前为了供女儿上大学,在助学活动中接受的一万元爱心资助,虽然当年资助他们的南京江宁的一位企业家,但“信义父亲”偿还的一万元依然让企业家感到沉甸甸的。 今年4月,安徽推出道德模范可以以道德诚信获得创业贷款,10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施行《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都是很好的维护社会道德诚信基石的方式。对诚信者,社会要给予宣传、弘扬和奖励,对失信者,我们不但要对他们进行批判和道德遣责,更要对他们进行社会惩罚,比如将他们的个人诚信列入黑名单,让他们从此被全社会鄙视、寸步难行。在欧洲一些国家,博士如果在公交上逃票也会从此找不到工作,所以那里的人都不敢失信于人,失信于国。笔者认为,现在中国网络信息如此发达,也完全可以将所有骗贷、失信者列入黑名单,让他们在购物、消费、出行、工作等方方面面处处碰壁。只有当失信成危后,诚信才会茁壮丛生成为社会主流。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也就是说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2000多年前,国力衰弱的秦朝正是依靠“徙木立信”推行商鞅变法后逐渐富强并统一天下的。当前中国正面临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时刻,全社会正当大力弘扬以“礼、义、仁、智、信、忠、孝、敬、勤、俭”等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主流传统美德,人人应该以认同社会责任,履行道德契约,营造和谐诚信社会环境为已任,为建设和谐社会、美丽富强“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