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初步构建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社会信用体系 |
|
|
|
今年10月1日,全国首个企业公共信用地方标准在成都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凡在成都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企业,将由第三方机构等按照统一的评定指标,从AAA级到D级为企业的信用“打分”,这些信用记录一旦生成,将由成都市信用网及时公布,并作为政府采购入围资格、投标、比选、评优、年检、减免税、财政扶持等评审的参考依据之一。 事实上,在成都被纳入社会征信范围的,不止是企业。当前,成都已经初步构建起一套包括企业信用、个人信用、行业信用和工程建筑领域信用为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目前,“企业”、“个体工商户”、“重点人群”和“中介机构”四个细分领域中,录入到成都信用信息系统中的各类信用数据就达1800万条,涉及企业主体58万户、个体工商户94万户。 这些信用记录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发挥了哪些功能? 企业信用被拉黑“老总”三年不准进入市场 10月31日,记者在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成都信用网日均查询量高达1.2万人次,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高点击量的出现,说明企业的信用记录正在成都发挥其“经济身份证”的强大功能。 来自成都市工商局记录的案例显示,2009年,林某某所在企业因在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有近三年内曾拖欠9.4万元税款的违法行为记录,被取消了一次评优的评选资格;2010年11月,金牛区工商局发现徐某涉嫌在淘宝网上销售假冒商品,经成都信用网发布有关徐某的警示信息后,此前一直逃避调查的徐某最终主动前往执法部门接受调查处理。“失信惩戒的办法,让大批失信行为得到有效治理。”据介绍,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不仅记录了登记注册、资质等级等基本情况,同时还有各种违法违规信息记录。企业的信用记录,将作为政府采购入围资格、投标、比选、评优、年检、减免税、财政扶持等评审的参考依据之一。“一旦该法定代表人进入了工商黑名单,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三年内,将不得再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 不过,信用记录并非只有惩戒功能。据了解,当前成都正启动实施模范守信中小微企业融资培植计划。截至2012年底,已累计为成都辖区内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50289户,共有1627户重点培育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支持,贷款余额228.4亿元。 目前,成都市工商、税务、质监、中院、海关、人行成都营管部、水电气等职能部门和公共企事业等43家单位也成为了成都信用网的系统成员,实现了跨部门查询企业信用功能。此外,成都还与重庆、深圳、宁波、黑龙江、资阳、德阳等省市的信用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真正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局面。 个人不良记录多将很难再贷到款 今年3月,成都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开始试点推广个人信用报告互联网查询平台。根据工作流程,经身份证号确认后,个人可通过互联网,每年两次免费查询个人信用记录,获取个人信用报告。 个人信用报告中,分别收录了个人基本信息、信贷记录、公共记录和查询记录。其中,信贷记录详细记录了个人名下信用卡账户明细、住房贷款明细;公共记录则拟收录欠款记录、民事判决记录、强制执行记录、行政处罚记录以及电信欠费记录。“个人到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必定会先查询征信系统,如果不良记录较多,个人将很难贷到款。”一位专门从事银行贷款业务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包括个人信用卡未及时还款,哪怕是一毛钱也会有记录。而被常用到的装修贷款,同样也会受到信用记录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随着个人信用报告的不断推进,当前成都还正加快推动公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根据成都2011年印发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总体建设方案》,成都将归集18个市级部门掌握的全市户籍人口的72小类326项数据,建立以身份号码为标识,集居住、婚育、就业、纳税、信用、社会保险等信息于一体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其中涉及个人社会诚信的信息包括单位奖励、处分、交通违法、行政处罚、欠税纳税、荣誉称号等。 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将纳入政府政绩考评 “不断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打击失信行为,还是推进廉洁成都建设的重要基础性举措。”作为统筹推进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机关,成都市纪委监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各项信用信息基础数据采集和平台建设的不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逐渐成为成都加快打造廉洁政府、加强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推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中,在公务员管理方面,今后就可通过个人信用数据的采集,加强对公务员财产状况和不良信用的监督追踪。该负责人透露,当前成都正按照十八大相关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包含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当前,成都正加快制定政务诚信发展规划,推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政绩考评指标体系,同时将逐步建立政府信用基础数据库,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务员的诚信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成都也正在大力推动司法规范化建设,严密司法程序,拓宽司法公开范围和渠道。将通过建立司法人员信用档案,健全完善行贿犯罪记录应用联动机制,搭建相关部门执行联动信息交换平台,提高生效法律文书执行率,进一步增强警务、检务、审务信用公信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