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机构将实行牌照制 8.2亿自然人已建信用档案 |
|
|
|
未来央行的个人征信数据还将和社保、房地产等数据库整合。 昨天上午,央行在其官网披露《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2003-2013)》,这是央行近10年来首度公开完整披露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现状。报告披露,截至去年末,我国现有各类征信机构150多家,征信行业收入约20多亿元。长城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黄飙表示,信用数据的审核和公开是大势所趋,未来央行的个人征信数据还将和社保、房地产等数据库进行整合,这些都将大大有利于金融机构审核客户信用的效率和质量,包括商业银行、小贷、担保、租赁,未来甚至P 2P都将从中受益。 8.2亿自然人建立信用档案 中国的征信工作起步于2003年,彼时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刚刚设立。《报告》显示,10年来,《征信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发布实施,征信业发展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同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并稳定运行。截至2012年12月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为8 .2亿自然人和1859.6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征信市场初步形成。 此外,信用评级、信用调查等征信机构迅速发展,社会对征信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开展信用评级业务22万多笔;其中债项评级近3200多笔,信贷市场主体评级近21.7万笔。2012年,全国评级机构共完成债项评级1672笔,比2011年增长42%;完成信贷市场主体评级近5万户,比2011年增长近5%。” 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报告》同时对我国征信业发展现状有着清醒的判断。据央行不完全调查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有各类征信机构150多家,征信行业收入约20多亿元。其中,具有政府背景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20家左右,主要接收各类政务信息或采集其它信用信息,并向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社会征信机构50家左右,主要从事企业征信业务,但此类机构规模普遍较小,机构分布区域不平衡,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此外,还有70多家信用评级机构,其中8家从事债券市场评级业务,收入、人员、业务规模相对较大,其余从事信贷市场评级业务,主要包括借款企业评级、担保公司评级等,规模相对较小。 《征信机构管理办法》20日实施 报告同时披露,《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将于本月20日正式实施。深圳某大型征信机构有关人士昨天表示,随着《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的实施,国内征信机构将实行牌照制管理,行业监管将更加规划和严格。“目前央行尚未启动资格认定和申报工作,各征信机构都在高度关注此项工作的进展。”该人士表示,“目前各家机构都在积极准备申报材料,预计明年3、4月份首批牌照可能发放。” 上述人士还表示,“央行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保持行业的有序、规范发展,确定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有利于优秀的征信机构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大做强。而从国外发达金融市场的经验来看,征信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或将是一个‘强者为王’的发展格局。” “目前国内很多机构都急需征信产品,但却不知道如何获取,如何使用这些信用产品。而政府、商业机构、金融机构拥有大量的征信数据,却苦于无法获得应用而无法实现价值。”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征信行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对征信产品也有一个逐渐认识、熟悉到习惯的过程,未来市场是否会迎来快速发展,值得期待。” “目前的P2P行业就急需在征信信息方面获得支持。”长城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黄飙表示,“目前央行征信体系仅对银行和部分小贷公司开放,对P2P公司仍未开放,在此背景下,P2P行业的客户征信和风险控制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如人人贷公司通过与线下公司(友众信业)合作,组建人人友信集团公司,友信公司的销售人员作为把控第一道风险的关口,保证客户提供的信用报告、收入证明、打印的银行资金流水的真实性。”他表示,由于此类工作属于线下业务,是人力密集型工作,均需销售人员亲自陪同客户完成,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一旦能够对接央行征信系统,将有助于提升P2P公司客户的贷款体验。“他还透露,目前监管机构已经明确了在2016年底前对个人征信系统全面整合的时间表,届时包括社保、房地产等数据信息都将联网整合。 而有私营征信机构人士透露,未来或将陆续接入公安部和学信网的个人信息和学历信息数据库,未来可能还会接入征信信息数据库,这将大大提升审核效率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