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没有处罚权的铁路黑名单,怕是太人性化了 |
|
|
|
记者从北京市铁路局获悉,为确保站车公共安全和广大旅客出行安全,自明天起将对无票乘车旅客实行告知确认,并将乘车人相关信息录入“乘车诚信管理系统”。但目前并无处规定。(6月10日人民网) 铁路部门为应对无票旅客而采取了建立铁路“乘车诚信管理系统”,引起媒体关注,有媒体甚至将管理系统称之为铁路黑名单。但也有人提出质疑,仅将信息录入资料库,而没有更加具体的惩罚措施,能给蹭车者以震摄吗? 笔者认为铁路部门此举虽是一次好的尝试,但未必能起到完美的效果。法律法规之所以被世人所遵守,不仅因为其权威性,更重要的是因为违反相关律法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只要违法成本比违法利益更高,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人会主动违法的。而没有处罚权的铁路黑名单,因为其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而显得过于人性化。 用信用污点来替代实质性惩罚,就目前国情来说,显得太超前。我国个人信用管理最严格的地方还只限于金融圈,而诸如学术剽窃、制假造假、蹭车逃票等情况,被曝光后仅仅是做为一种负面案例,并不影响其今后的生活。而在国外,由于信用制度很完备,使得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历史很差的企业和个人不可避免地被披露于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从而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在一些国家看来,逃票就是个人诚信缺失的体现。在德国、法国和奥地利,乘客一旦被抽查发现有逃票行为,不但要交上罚款,其行为还将被记录在诚信档案中,将在信贷、求职、创业等方面遭遇障碍和阻力。所以他们将信用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 铁路黑名单的设立,用资料库的建立替代以往的经济处罚,是文明的进步。但是如果期望用“名誉”来吓退逃票者,又显得有些理想化。因为对某些人来说,名誉远不如票价值钱,就算再进黑名单,你总不能不让我登录12306买票吧?敢拒载?告你没商量!所以,如果想给蹭票者以警示,在建立黑名单之外,铁路部门还要往更深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