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也需要“硬约束” |
|
|
|
日前,一封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给清华大学博士申请者的拒绝信在网上不胫而走。信中称,中国学生的不诚信行为给研究机构造成了莫大的损失,因此即使在名额空缺的情况下,自己也暂时不会接受中国学生的申请。 需要指出的是,清华大学博士申请被拒只是个案,不能给中国整个大学生群体扣上不诚信的帽子。但是,大学生和高校也要从中予以警醒和反思。近年来,社会上各行各业出现的信任危机蔓延到了大学校园,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现象经常见诸报端,诚信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因素。因此,追本溯源,高校还应在依法治教和加强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在日常行为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做人的底线。而且,我国传统文化中素来重视信义,一诺千金、重义轻利的例子比比皆是,学校不妨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主流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另一方面,我国有关诚信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对于造假欺骗行为惩罚不力,对此高校可以在学生考核评价过程中建立个人诚信档案,与学习毕业、求职等挂钩,让失信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大学生作为国民中的优秀分子,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否具备诚信的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是要涵盖大学生在校期间各类信息,既有教育经历、培训经历、社团经历、社会实践、勤工俭学、证件证书、境内外交流等学习信息,还包含了学业成绩、任职记录、学期(毕业)评语、在校优良记录、在校不良记录、助学贷款记录等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内容。 毕业之后,“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扩充至就业后职场诚信档案,由用人企业继续记录,涵盖培训经历、工作经历、技能考核、业绩考核、奖惩记录和离职情况等诸多方面。同一份诚信档案按维护时间和维护主体不同相对独立存放、互不影响,实现诚信信息的多方持续积累和诚信资产增值。形成由个人、学校、教育部门、用人单位等多方共同记录主体诚信活动的全面、客观、动态和多方共建的电子个人诚信数据库。 “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的创办填补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除了(央行征信中心负责的)个人资信之外的个人职场诚信、大学生诚信及个人社会诚信领域的诚信\失信记录。 这种新模式就是把“诚信”建立一种让守信者收益,失信者受戒的长效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 另外,高校教师自身也要注重自身学养,成为学生诚实守信的榜样。多管齐下,方有助于改变中国大学生给人以不诚信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