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撕开下一个千亿市场? |
|
|
|
第三方支付为交易双方搭建起信任机制,催生了万亿市场。目前央行对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在即,能否像第三方支付之于电商一样,促进P2P等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快速发展,从而自身创造千亿的蓝海市场? 整个征信产业链主要包含上游的数据供应商、中游的征信机构和下游的征信使用方。 在我国个人数据信息主要包括住房、购车、信用消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犯罪等,数据主要来源于银行、电商、教育部门、医院、社会保障部门和公安部门。 企业作为独立法人主体,在其成立、存续、衰退到破产的整个生命周期需要与工商、税务、行业主管部门、银行、消防、海关和司法等发生联系,其主要数据存在于银行、税务、社保、海关、电信、司法等部门,目前各重要数据均分散在各个主管部门,整合难度较大。 目前在我国要进行跨区域征信查询只能借助央行的征信中心。截至2012年底,该中心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累计接入机构622家,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累计接入机构629家;其中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的有住房公积金、农信社、各类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我国征信行业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未来发展亟需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运作模式。在美国,征信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征信机构获取信息需向信息提供者支付费用,而信息使用者使用信息也需要向征信机构按价付费;一份个人征信报告的价格约为62-74元。 美国征信机构将个人或企业各种信息汇总,采用客观的评分方法,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信用分。信用分根据借款人过去的信用历史预测将来的还款可能,给贷款人提供一个可靠的技术手段。目前美国三大主流信用局都使用FICO信用分,据FICO一项统计:信用分低于600分,借款人违约比例为12.5%;信用分在700-800分区间,违约率为0.81%;信用分高于800分,违约率为0.0077%。分数相差100分,违约率差距11.8个基点,极为精确的界定了风险程度。FICO模型至今未公布建模细节。 在美国个人征信的内容除传统的借款逾期不还记录、房屋按揭贷款及还款记录、用款占信用额度的比例、坏账情况外,公民非财务信息也予以记录,如公民犯罪记录、客户上网购物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显示器的配置等信息都有收集。 以Experian、Equifax、Trans Union为主的三大信用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美个人资信数据;而Dun&Bradstreet(邓白氏)几乎垄断美国针对企业的征信市场。按照这四家公司的收入估算市场整体空间,美国个人征信市场总规模约800亿-900亿元人民币,企业征信市场约110亿元人民币。相比其他金融子行业,征信市场整体偏小。 截至2012年末我国征信机构有140家左右,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背景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20多家;第二类是社会征信机构50家左右;第三类是评级公司70多家,这些机构主要服务于发债企业以及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除评级公司依赖于债券市场的发展,找到了清晰的发展模式外,其余的征信公司市场空间并未打开。 第三方支付是电商近年蓬勃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环。由于第三方支付沉淀的资金可达到数万亿,一旦出现风险将影响整个金融系统安全,因此国家通过牌照管控的方式将其纳入监管范畴。 2013年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同时风险也集中暴露,催生了对征信行业的巨大需求。 由于央行的征信系统与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平台尚无法对接,信息无法共享,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得不通过线下调查客户信用和调取央行征信报告,贷方获取借方信用的成本非常高。2013年7月央行征信局控股的上海资信公司旗下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正式上线,该系统将收集P2P机构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全部信用交易信息,同时向P2P机构提供查询服务。截至2014年8月底,NFCS系统累计签约机构240家,数据报送机构累计97家,其中有50家报送全量数据,收录客户数共37.49万人,贷款总额150.78亿元,黑名单人数共12158人,为57家P2P机构开通了查询权限。 但是我们看到相对于国内上千家的网贷企业,报送全量数据的只有50家企业,企业报送或共享数据并不特别积极。主要是因为各个网贷平台之间存在市场竞争关系,客户数据相当于公司的核心资源,因此所谓的数据库共享短期内也很难完成。 总体来看,我国征信数据即使在各行业内仍然存在地域或者阶段的分离特征,数据库建设的任务仍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