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诚信档案,推动诚信社会 |
|
|
|
身立命之本、国家安邦治国之道。作为中华传统道德的诚,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明进步曾起过重大的作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重视诚的培育。孔子把诚信看作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民无信不立”。《礼记》认为“君子诚之为贵”。荀子进一步把诚视为为政之本。道家和法家也主张讲诚、践诚。庄子主张“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韩非子认为“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如何弘扬“诚”这一传统美德越来越重要。在一些不良的价值观侵袭下,市场经济易滋生拜金主义,坑蒙拐骗、制假售假、不讲诚信、尔虞我诈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讲诚、践诚。人与人的交往,要真诚相待;生意场上,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对待国家民族,要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伟大的民族;在个人修养上,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中华传统道德的诚,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道德的诚要求待人要诚实、诚恳,交友要诚信,做事要踏实。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传统的诚要求下对上盲目的诚,不讲原则的哥们义气的诚,没有是非观念的亲情之诚。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传统道德也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讲诚信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切不可说一套、做一套。最近高考中所暴露出来的替考等作弊行为,显然是不讲诚信的表现。如果家长不讲诚信,孩子自然很难诚信做人。老师、家长首先要言传身教,率先示范,润物无声,以自己良好的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孩子。各级领导也要以身作则,在践行诚信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其身正,不令可行。群众看着领导,如果领导践行诚信,就会带动更多的人践行诚信。 讲诚、践诚,就要建立诚信档案,健全奖惩机制,使诚实守信之人得到褒扬,使不诚失信之徒受到惩罚。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是实现讲诚、践诚的有力保障。如果社会缺乏公平正义,就会出现诚实守信之人吃亏、弄虚作假之人反而占便宜的怪现象。因此,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加大对造假者的惩治力度,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为建设诚信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作者是西安美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