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诚信档案查询——HR们,别被候选人“打脸” |
|
|
|
亲爱的HR们,你们有遇到过被候选人“打脸”的时候吗? 这里所谓的“打脸”,就是面试时各项条件杠杠的,入职一段时间后出现各种与面试时货不对板的问题。 货不对板还不。能。退。货。 举几个栗子。 “技术大牛”入职不到一周,工作一拖再拖,效率极低,跟同事毫无交集;面试时巧舌如簧,入职后迟到早退人品捉急;面试时“成绩斐然”的销售总监,入职后业绩“全线飘绿”,对客户欠款熟视无睹;入职一周人间蒸发,其实是竞争对手故意潜伏来窃取商业机密。 招聘时间成本已经花出去了,培训也做了,猎头费也付了,其他备选的候选人已经错失了,HR能做的只有及时止损——辞退。呵呵,少见多怪,人生豪迈,招聘流程又得重头再来。 当具体的工作这把“五味真火”将人选“烧”出了“真身”,HR大大们幡然醒悟,原来“路遥知马力”这句话真不是盖的。 只是这套路太深了,我图样图森破了。 之前面试时对候选人喜欢得有多深,之后打脸就打得有多疼。 如此肺腑之言只因小编也曾掉过坑。于是我洗心革面,总结了一下三个可能导致招错人的关键: 1、 为了使简历更加“美观”,更容易面试成功,候选人在简历上作一些信息作假,修改工作时间甚至岗位,夸大业绩。 2、 “人尽其才,适岗匹配”是人事招聘的终极追求。只有最匹配岗位的人才才能适应企业业务发展,把团队价值最大化。因此,不单要关注员工信息真假,更重要的是对其性格、团队关系、综合能力、过往业绩的了解。 3、 万一候选人是竞争对手派来的“卧底”,窃取商业机密后溜之大吉,那老板和HR可真是欲哭无泪了。用错一个人对企业尤其是创业型公司,很可能就因此错失了三个月的起步黄金期,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 对于一家公司,招聘的成本不只在于付出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如果用错了人,在关键职位上可能会对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用错人导致的项目进度延期、工作质量无法达到要求、损害团队合作氛围等都无法用金钱衡量。若所雇佣的员工有和前任雇主签署竞业限制协议,而新雇主没有核实此项并作出相应的防范,还可能会招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短短几分钟半小时的面试只能发现候选人的冰山一角,如果说面试中展现的是求职者最好的一面,职场诚信档案中看到的则是这个人最真实的一面。 电视剧里男主角所有的原则都可以拿来违背,所有的喜好都可以为女主改变。 但—— 小编一直偏执地认为,职场诚信,为企业挑选合格优秀的员工如此高逼格的工作是神圣不可被欺骗的。 化用薛之谦的口头禅,小编的愿望是: 愿HR们都被这世界温柔对待,免受被打脸之苦。 愿世界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