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个人职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跳声一片”背后的迷惘与缺失
作者:个人诚信平台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日期:2016/9/7 17:01:18 人气:
 

图表数据来源:工人日报头条号 制图:曲欣悦

“蜻蜓”点水 赵春青画

 

  编者按

  企业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稳固而优秀的人才团队,谁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争得先机。因此,员工对企业越忠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越强。然而,当下的职场却是“跳声一片”。跳槽固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自由流动的一种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使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频繁跳槽,致使劳资双方雇佣关系不能长期化,既对企业发展不利,又影响员工个人的职业规划。

  既然居高不下的离职率带来的不是“双赢”,为何近年来却愈演愈烈呢?是企业不能将以人为本贯彻始终,还是员工缺乏正确的职业观?是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转变,还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任性不羁?是企业凝聚力降低,还是员工责任感缺失?

  本版从即日起,推出《关注跳槽那些事》系列报道,力求通过详实的调查、采访、数据的展示,从“我的跳槽故事”“企业管理者说”以及“专家怎么看”等视角,解读跳槽现象产生的原因、带来的问题。我们期待从职工思想、企业文化、价值观等层面探求跳槽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及破解之道,敬请关注。

  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到岗率低、离职率高,9月份又将迎来职场跳槽小高潮。

  跳槽,在今天的职场中已是司空见惯。而作为职场生力军的90后,似乎更给人留下了一言不合就跳槽的印象。

  跳槽真的好吗?跳槽为了什么?跳槽对个人和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忠诚度和奉献精神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

超7成网友有过跳槽经历

  你有过跳槽经历吗?在工人日报头条号的一项调查中,有1767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77%的人表示有过跳槽经历,没有跳槽经历的仅占23%。

  跳槽的人中,跳过3次及以上的网友占比最高,达到36%;排在其后的是有过1次跳槽经历;有过两次跳槽经历的排在第3位;而没有跳槽经历的则排在最末。

  因为什么原因跳槽?“收入”仍是网友的首选项,达到56%;紧随其后的是“更长远的事业规划”和“无法忍受原单位”;9%的网友表示跳槽“看心情”。

  有过跳槽经历的网友“触手可及的梦想”就表示:“跳槽要分情况,有计划的跳槽是正确的,没有计划就跳槽是自找苦吃。不过吃点苦才能长记性,反正我是长了记性,没有计划好的情况下不会跳槽。”

  哪类人跳槽比较多?民营企业员工遥遥领先其他人群,占比达到70%;紧随其后的是新创业公司员工;然后才是国有企业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哪个年龄段的人最爱跳槽?81%的网友选择了90后;33%的网友选择了80后;仅有3%的网友选择了70后。而对于90后爱跳槽,大多数网友选择了包容的态度——49%的网友认为“跳槽说明他们对自己有规划”;28%的网友表示“说不清楚”;只有23%的网友认为90后是“不缺钱的一代,职场素养差”。

  员工频繁跳槽对企业公不公平?高达92%的网友认为这是“双向选择,没什么不公平”;5%的网友表示“企业付出了成本,不公平”;还有一部分网友表示“说不清楚”。

  跳槽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吗?61%的网友表示“跳槽让人生选择更多了”;34%的网友表示“说不清楚”;仅有5%的网友表示“后悔跳槽”。

  跳槽是否意味着忠诚于企业过时了?网友“看看你”很直白地表示:“现在都很现实,讲忠诚,不发工资谁白干活,房贷讲忠诚?吃喝讲忠诚?”也有网友表示原单位对自己很不错,心里有些不忍,但“为了更好的发展也就选择跳了”。

  尽管不少网友吐槽“这年头不能再讲忠诚”,仍有超过半数的网友表示“忠诚和奉献什么时候都需要”。他们认为,不管什么时代,社会都需要正能量,人也需要精神力量。

 跳还是不跳?冷暖自知

  不少网友都在网上表示“跳槽穷三月,改行穷三年”。到了现实中,跳槽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从北京某985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的靳晓华目前正在上海一家知名的广告公关公司工作。半年前,她曾在苏州一家教育技术企业做市场策划和翻译。

  靳晓华选择跳槽有一半是因为外部原因,当时她所在的部门总监因事辞职,公司将他们部门按职能划分到其他部门。新的岗位虽然加班少了很多,但清闲的日子让她很迷茫。正好上海一家广告公司招英语专业的求职者,靳晓华便顺利地跳到了现在的岗位。“其实跳槽没有想象中复杂,至少对我来说仅仅是因为发现自己对这份工作没有热情了。这很可怕。”

  新的工作带给靳晓华的改变很大。公司的平台更大,有了更多参加大型活动、出差见世面的机会,能接触到很多广告领域的业界牛人,这逼着她每天都要学习很多新知识。

  从苏州到了上海,生活成本变高了,工资却并没有涨多少,但靳晓华依然很开心,生活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文化娱乐生活很丰富,这也让她开始培养自己的一些小兴趣。

  下周,学金融的杨晨就要入职自己的第三份工作了。第一份工作她做了一年半,第二份还不到三个月。杨晨的工作地点在香港,和大陆相比,在这里跳槽是件很普通的事,“我在这儿的研究生同学不少都换过好几次工作”。

  杨晨最初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每天作息规律,不用加班。但在她看来,这很无趣,学不到东西。“感觉自己作为女孩子,本身工作黄金时间就有限,所以不能再浪费了。”

  杨晨的职业目标很明确——进一家大型券商公司做一线工作,接触更多的客户。因此,她从整天坐办公室对着电脑的运营工作换到了现在经常需要电话沟通的销售岗位。但是,入职第二份工作的她发现工作氛围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周围的同事年纪偏大,同龄人太少,工作前景并没有应聘时老板说得那么好。为了不耽误时间,杨晨决定尽快转战下一份工作,“工作经历短写进简历也不好看,应聘时还需要解释很多,所以能尽早跳走就尽早跳。”

  虽然已经跳了两次槽,但杨晨也觉得经常换工作并不是好事,“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来说,通常3~5年才会有一个晋升的机会,所以太频繁不好,这次的工作短期内我应该不会换了。”

频繁跳槽并不受“待见”

  做人事工作已有8年的肖成萍在深圳一家科工企业做人力资源主管,企业规模在160人左右,其中50%的员工年龄在35岁以下。据她介绍,公司里每年跳槽的人数在10%左右,一般都是入职1~2年的年轻人。而这些人离职的原因部分是因为难以融入企业,更多的则是工作内容与职业期望不匹配。

  “我们在招聘的时候,如果是社会人才,从简历看一年一跳或近两年几个月跳槽一次的,一般筛选简历时就会淘汰掉,因为按我的经验,频繁跳槽的人,进入公司后不久一般也会再一次跳槽。”

  肖成萍觉得,职员跳槽或许各有打算,有些是职业定位不清,有些是为了换取更多的阅历,但对于企业来说招聘这些人风险很大。“我们公司行业比较特殊,要培养一个技术人员,要学很多行业标准,有长达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带教和在岗实践。要成为公司核心骨干,一般还要沉淀多年。如果入职不久就离职,公司投入的培训成本和招聘成本太高。”

  肖成萍认为,年轻人可以在毕业的头几年适当地换工作,但如果只知道羡慕别人做得如何如何好,却很少思考自己如何给企业创造价值,这种频繁跳槽是不可取的。

  另外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同样不看好一直跳槽的人:“这种人缺乏稳定性——等了解了公司正是发挥自身创造力的时候却走了。即使要跳槽,也一定要想好自己做什么,在什么行业做,不能跨岗位和行业太大。等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扎根于一个企业或行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刘文军认为,跳槽本身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通过跳槽寻找更适合的工作,有利于提升工作能力和报酬,并且年轻人跳槽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年轻,未来存在多种可能,这是年轻人的普遍想法。所以年轻人跳槽并不完全是为了更高薪酬,而是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刘文军认为,只要跳槽不是盲目的,适当的职业流动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益。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流动会产生交易成本和一定损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度和服务方面加以优化。

  “在双向选择中,企业要做的,是主动进行人员调整,而不是被员工炒鱿鱼。”刘文军认为,员工频繁跳槽的确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要避免这些情况出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有一个好的发展战略和愿景,吸引住员工,让他们没理由离去;二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关心员工、了解员工,帮助员工做更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将员工职业生涯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使员工忠诚可靠,不忍离去;三是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给员工一个温暖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工作愉快,不愿离去;四是为员工提供足够好的工作报酬;五是做好劳动合同管理,对一些任性而为的跳槽形成约束。

 

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声明

    “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www.11-22.cn / www11-22.org)做为国家级最具权威的”个人诚信”服务平台,是由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主管单位:国家发改委)、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信用体系建设平台,是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由国家发改委主导、39个部委参与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有力补充。

    为维护互联网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本平台不接受任何未经允许的非法检测,对于任何未经允许的非法检测和影响本平台正常运作的行为,我们都将依照《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由公安等机关严肃处理。

    特此声明!

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二零一九年

  

声   明 

    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及其所属的“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是经国家管理机构批准,由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中国社科院信用工作委员会、中国管理科学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共同运行的“个人诚信”服务平台。唯一网站名称为“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官方网址为:www.11-22.cn /www.11-22.org,官方中文网址为:www.个人诚信.中国,唯一服务电话为4006911229 

   为更好的推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平台的运行属于半公益性质,除一些增值服务外,档案查询等服务基本可以实现免费查询。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未经“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运行单位书面授权许可,均不得以“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的名义对外开展“个人诚信”“职场诚信”等方面的相关业务。 

    特此声明! 

全国个人诚信档案查询网 

2014年11月1日 

网址:www.11-22.cn 或 www.11-22.org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18612761122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15049304号-2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 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运营单位)

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